6月23日,我校迎来了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朝阳学校分校的273名学生参加创新实践教育活动。
掐丝珐琅工艺画,是在汲取传统景泰蓝工艺中掐丝、点蓝等工序精髓的基础上,创新而成的平面艺术形式。画面题材丰富多样,或描绘巍峨山水、或刻画鲜活人物、或勾勒灵动花鸟、或展现憨态动物。相较于传统景泰蓝繁复的制作流程,它无需制胚、烧制、打磨等步骤,极大简化了工艺程序,呈现出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兼具极高的观赏价值与收藏价值。课堂上,学生们热情高涨、创意迸发。构图阶段,他们巧妙融合现代与传统元素,让灵感在画纸上肆意流淌;掐丝上色时,每个人都全神贯注,手中的镊子灵活翻飞,如同灵动的画笔。课程结束后,大家不仅掌握了这门传统工艺,审美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也得到显著提升。
“神奇的剪切力”课程完整呈现现代冲压工业的加工流程与规范操作方法,为学生们提供沉浸式的冲压工种职业技能体验。课堂上,学生们怀揣着对工业制造的好奇与探索欲,专注聆听老师对冲压原理的细致讲解。在实操环节,他们热情高涨、跃跃欲试,积极动手操作设备。课程结束后,学生们不仅深入理解了剪切力的作用原理,动手实践能力与团队协作意识也在一次次的实操与交流中得到了充分锻炼。
 |
学生们在“无人机”课程的实践过程中,不仅系统掌握了无人机技术,更淬炼出严谨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从理论知识的学习,到实践操作的探索;从遭遇失败的挫折,到收获成功的喜悦,学生们收获的不仅是扎实的科学知识与娴熟的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出勇于探索未知、敢于突破创新的精神力量,为未来在科技领域的探索与实践奠定了基础。
在“探秘”司机驾驶室课程中,学生们踏入地铁驾驶室,开启“城市动脉领航者”的职业初体验。课堂上,学生们难掩兴奋与期待,一进入模拟驾驶室便好奇地打量着各类精密操作设备。在聆听讲解时,他们全神贯注,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实操环节,更是严格遵循规程,小心翼翼地操控手柄,力求每一个操作都精准到位。课程结束后,学生们不仅深入理解了地铁运行的底层逻辑,实际操作能力与应急应变能力也在模拟训练中得到了充分磨砺。
在“轨道探秘之旅—揭秘地铁行车指挥与安全”课堂上,学生们眼神中满是对未知领域的期待。面对复杂精密的调度设备与环环相扣的指令系统,他们聚精会神聆听讲解,快速记录关键要点,全身心投入模拟调度实战。从线路规划到突发情况处置,每一次模拟操作都严谨细致。课程结束后,学生们不仅清晰掌握了地铁调度全流程,应急处突能力也得到显著提升,更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到交通管理岗位肩负的责任与使命,心中悄然种下职业理想的种子。
学生们在“直流电动机”课程中亲手组装电动机的过程,不仅是对电磁学理论的实践探索,更是触摸20世纪伟大发明脉搏的珍贵体验。课堂上,学生们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在拆解与组装环节,他们专注比对零件规格,仔细研究构造细节;遇到技术难点时,热烈讨论解决方案,思维的火花不断碰撞。当亲手组装的电动机终于平稳运转,教室里瞬间响起阵阵欢呼,成就感洋溢在每个人脸上。课程结束后,大家不仅深入理解了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动手实践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显著提升,为探索科学奥秘打下坚实基础。
在课程“电压的故事”动手实践环节,学生们屏气凝神地连接电极,反复调整。通过这次实践,学生们不仅透彻理解了电化学原理,更在亲手复刻科学历史的过程中,锤炼了实践操作能力,点燃了探索科学真理的热情。
展望未来,我校将持续深耕职普融通教育模式,全面落实五育并举,充分整合优质教育资源,为中小学创新人才培养搭建实践平台。通过丰富多元的实践课程与前沿教育资源,助力学生开拓创新思维、提升实践能力,切实发挥创新实践教育基地的示范引领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