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 园 新 闻    
我校联合北京语言大学开展 “钟鸣鼓应•传承有我”主题实践活动 ——“中轴线上”行走的思政课

       “各位同学,大家好!……钟楼不仅是古代京城的‘时间灯塔’,更是一部镌刻着民族精神与文明智慧的立体史诗。钟鼓楼体现了哪些哲学观点?钟鼓楼的建设……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一堂深刻而丰富的思政课。我校辛晓燕老师围绕钟楼所体现的民族精神和文化自信,梁宇老师以鼓楼体现的哲学思想以及历史文化保护为主要内容,北京语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教师党支部支部书记王义夫以钟鼓楼为切入点,围绕“北京中轴线”相关历史知识分别讲思政课。为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贯通大中小学育人链条,将思政教育融入实践,激励学生在历史文化中汲取奋进力量,5月9日,我校携手北京语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开展“钟鸣鼓应•传承有我”大中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主题活动。本次活动是以“一堂思政课、一趟钟鼓行”为主线,通过“学、思、践、悟”立体化教育模式,让跨越学段的师生在沉浸式体验中增强历史文化底蕴,培养家国情怀与民族自豪感,树立文化保护意识,从而不断拓展“大思政”育人新格局。

       活动中,师生们走出教室,走进钟鼓楼,走进历史。活动由学生魏可欣表演独舞《烟雨行舟》拉开序幕,由北京语言大学王义夫老师和我校教师辛晓燕、梁宇围绕钟鼓楼文化讲思政课。课程中学生与老师积极互动问答,探讨历史文化知识,学生王德一以朗诵的方式表达了学习感受,其他学生也畅谈了学习活动感想,最后活动在小合唱《北京雨燕》的歌声中圆满落幕。课后,学生们还将通过“中轴线上”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之“钟鸣鼓应•传承有我”学习页巩固所学知识,在校内课堂上把学习心得分享给其他同学,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效衔接,增强行走的思政课育人效果。
       此次“钟鸣鼓应•传承有我”主题活动,不仅是“中轴线上”行走的思政课系列活动之一,也是一次深刻的文化传承之旅,更是一次生动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活动实践。通过此次活动,学生们不仅学到了丰富的思政课知识,更深刻领悟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文化传承。他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主动担当、增长才干,以自强不息的精神、朝气蓬勃的姿态,奋力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激昂的青春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