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志杰老师是一名奋斗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入校近十年,他先后在学生科、高分子材料教研室、校办公室工作,承担了基础物理、轨道交通、高分子材料等多个专业的教学工作,担任了高分子1162、轨道1402等班级的班主任工作。
在于老师的教育和管理下,他所带的班级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班集体;班级班风正,学风浓,期末学习成绩在年级排名始终名列前茅。带班的同时,于老师研究记录班级管理典型案例10余例,涉及网瘾、早恋、厌学、旷课等问题,撰写教育教学论文10余篇,多次获得市级论文一二三等奖。
学校在“十三五规划”期间,计划形成五位一体,多层次、多渠道的办学格局。于老师坚持依托学校发展平台,发挥个人工作能力,提升个人综合素养,与学校共成长的工作思路。
在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学工基地建设中,于老师积极投身其中,参与了学工基地的宣传和筹备工作。在十余期学生学工期间,拍摄照片超过50G,用影像记录了学生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为提高业务水平,于老师还利用寒假期间参加国家培训项目,提升自己的摄影摄像水平。同时,于老师担任了学工基地《网球技能体验项目》《定向猎狐》的辅讲教师,计100余课时,开发了《于老师说》等破冰团建活动,深受学工师生的喜爱。
在科学实践体验项目活动中,于老师参与了学校科学实践体验项目的部分申报工作,并担任了《让你飞》项目的辅讲教师,计200课时。对于无人机的组装、调试、实地飞行的讲授和实操,于老师认真研究、细致讲解,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感受到课程的有用、有效和有趣。
2019年,我校被认定为北京市研学教育营地。于老师放弃暑期休息,作为领队参加了研学活动,加班加点圆满完成了领导交代的各项任务,为研学营地的阶段性工作圆满完成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多年来,于老师秉承着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思想政治学习,提升个人职业素养,用青春和智慧与学校共成长,共发展。 |